第3059章黄天荡鏖战四十日(公元1135年·两浙西路黄天荡)
【故事讲述者开篇】
书友们!把目光从镇江军港的严阵以待,投向波涛汹涌的黄天荡!上一章看梁红玉以治军之能筑牢长江防线,让金兵不敢越雷池一步,这一章咱们直击南宋抗金史上最悲壮的持久战——公元1135年春,完颜宗弼率十万金兵、五百艘战船突袭黄天荡,想绕开镇江直取临安,那位身披红甲、手持战鼓的女子,正与韩世忠并肩站在“海鹘号”战船上,用“铁链锁江+火攻阻敌”的连环计,将金兵困在荡中四十日!本章聚焦梁红玉的“鏖战之韧”,看她如何在断粮缺水、士兵伤亡的绝境中,用鼓声点燃将士斗志,让黄天荡成为金兵的“死亡之荡”!记得点收藏、投鲜花、评个票!每多一条评论,作者爆更3章的承诺说到做到!您的一句留言,就是苏织牵着时空锦,带咱们跟着震天的鼓声,见证“巾帼战神”的不朽传奇!话不多说,咱们去“海鹘号”的甲板上,看那道染血的身影,如何在春风里,与金兵死战到底!
公元1135年的三月,两浙西路的春风裹挟着黄天荡的水汽,刮在“海鹘号”的甲板上,带着刺骨的寒意。五百艘金兵战船在荡中横冲直撞,黑色的铠甲连成一片,像乌云一样笼罩着水面;完颜宗弼站在旗舰船头,手里握着一把弯刀,对着手下嘶吼:“给我冲!黄天荡就这么点大,宋军撑不了多久!只要突破这里,临安就是咱们的囊中之物!”
“海鹘号”的甲板上,梁红玉扶着船舷,身上的红甲早已被血污浸透,甲片碰撞发出“叮叮当当”的声响,像在诉说着连日鏖战的惨烈。她手里握着一面残破的战鼓——鼓面被流矢击穿了三个洞,鼓身也布满了刀痕,却依旧被士兵们牢牢架在桅杆下,鼓面上的“宋”字虽被血渍模糊,却依旧透着不屈的锋芒。
“红玉,粮草只够撑三天了。”韩世忠拄着长枪,战袍的左臂被刀砍破,露出里面渗血的布条,“金兵被困了三十九天,还是不肯投降,再这样下去,咱们的士兵怕是撑不住了。”
梁红玉转头,看向甲板上的士兵——三千水军将士只剩下不到一千五,有的断了胳膊,有的瘸了腿,却依旧握着武器,靠在船舷上喘息;几个年轻的士兵正用布擦拭着弩箭,手指因为连日握弓而磨出了血泡,眼神却依旧坚定地盯着荡中的金兵战船。
“撑不住也要撑!”梁红玉的声音沙哑,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绝,“咱们要是退了,金兵就会杀进临安,咱们的亲人、百姓都会遭殃!今天就算战死在这里,也要把金兵困在黄天荡!”
她走到战鼓前,举起鼓槌——那是她用断剑打磨成的木槌,上面还沾着金兵的血渍。她对着士兵们大喊:“兄弟们!还记得咱们在镇江立下的誓言吗?守长江,护家国,宁死不后退!今天,我梁红玉在这里陪着大家,只要鼓声不停,咱们就不能退!”
说完,她举起鼓槌,朝着残破的鼓面狠狠敲了下去——“咚!咚!咚!”鼓声虽然不再洪亮,却像惊雷一样在黄天荡上空回荡,震得水面泛起涟漪,也震得士兵们的眼神重新燃起火焰。
“不退!不退!”士兵们纷纷举起武器,呐喊声盖过了金兵的嘶吼,盖过了波涛的轰鸣。
完颜宗弼看着“海鹘号”上的动静,气得脸色铁青——他没想到,被困三十九天,宋军不仅没有投降,反而还能有如此士气。他挥舞着弯刀,下令金兵发起第几十次冲锋:“给我放箭!把那个敲鼓的女人射下来!只要她死了,宋军就会不攻自破!”
金兵的弓箭手纷纷拉满弓,箭像雨点一样朝着梁红玉射来。韩世忠赶紧挡在她身前,用长枪拨开箭雨,却还是有一支箭擦着他的肩膀飞过,射中了梁红玉的左臂。
“红玉!”韩世忠惊呼。
梁红玉闷哼一声,却没有停下敲鼓的动作——鼓槌依旧狠狠砸在鼓面上,鼓声反而比之前更急促、更悲壮。她忍着剧痛,对着士兵们喊:“放铁链!把金兵的战船锁起来!”
士兵们立刻转动绞车,十几条带着铁钩的铁链从“海鹘号”两侧弹出,像巨蟒一样缠住了金兵的战船。金兵的战船顿时动弹不得,有的甚至因为相互碰撞而翻船,船上的金兵纷纷掉进水里,成了宋军弩箭的活靶子。
“点火!”梁红玉再次下令。士兵们点燃了裹着火油的棉絮,朝着被铁链锁住的金兵战船扔去。火借风势,瞬间就烧了起来,滚滚浓烟直冲云霄,火光映红了半边天,金兵的惨叫声、战船的爆裂声混合在一起,成了黄天荡里最惨烈的乐章。
战斗一直持续到黄昏,金兵的冲锋再次被打退。梁红玉扶着战鼓,身体晃了晃,差点摔倒——她已经三天没合眼了,左臂的箭伤一直在流血,加上断粮缺水,眼前开始发黑。
一个年轻的士兵端着半碗浑浊的水跑过来:“梁姑娘,您喝点水吧。这是咱们从芦苇荡里接的雨水,虽然浑,却能解渴。”
梁红玉接过水碗,却没有喝,而是递给了身边一个受伤的士兵:“给你喝,你伤得重,需要水。”
士兵眼眶一红,摇了摇头:“梁姑娘,您要是倒下了,咱们就真的撑不住了。您喝,我们还能挺住!”
就在这时,一阵清风吹过,风中带着股熟悉的桑蚕丝香——浓烟渐渐散去,夕阳从云层里钻出来,给黄天荡镀上了一层血色的金辉。梁红玉抬头,只见桅杆顶端,时空织女苏织正站在那里,穿着素白的襦裙,手里捧着一匹“时空锦”,锦面上的画面正在缓缓展开:宋军的战船虽然残破,却依旧将金兵困在荡中;远处的水道上,岳飞率领的援兵正在赶来,旗帜上的“岳”字格外醒目;而黄天荡的岸边,百姓们正推着小车,往战场运送粮草和伤药。
“苏织姑娘……”梁红玉虚弱地开口,“我们……还能等到援兵吗?”
苏织飘落在甲板上,手里的时空锦泛着柔和的光,将梁红玉的伤口笼罩在光晕里——疼痛感瞬间减轻了许多。“能。”苏织的声音轻柔却坚定,“岳飞将军的援兵明日清晨就到,你们再坚持一夜,就能彻底打退金兵。”
她指着锦面上的画面:“你看,百姓们没有放弃你们,援兵没有忘记你们。这四十日的鏖战,不是你一个人的战斗,是大宋军民共同的坚守。你用鼓声凝聚的,不是兵力,是民心;你用鲜血守护的,不是一座荡,是家国的尊严。”
梁红玉看着锦面上百姓们推着小车的身影,眼泪忍不住流了下来:“他们……他们怎么会来?这里这么危险……”
“因为你值得。”苏织从袖中取出一缕金色的桑蚕丝,递给梁红玉,“这缕丝是时空里最坚韧的力量,能让你撑到援兵到来。记住,你的鼓声不是孤独的,它连接着所有守护家国的人的心。”
梁红玉接过桑蚕丝,将它缠在鼓槌上——瞬间,一股温暖的力量从鼓槌传到她的手臂,再流遍全身,疲惫和疼痛感渐渐消散。她握紧鼓槌,再次敲响战鼓——“咚!咚!咚!”这一次,鼓声里不仅有悲壮,更有希望。
苏织笑了笑,身影渐渐消失在夕阳里,只留下一句淡淡的话:“明日清晨,就是金兵的末路,也是你传奇的顶点。”
梁红玉望着苏织消失的方向,转身对韩世忠说:“将军,苏织姑娘说,岳飞将军的援兵明日清晨就到!咱们再坚持一夜,就能打退金兵!”
韩世忠眼里露出惊喜的光芒,他举起长枪,对着士兵们大喊:“兄弟们!援兵明日就到!今夜咱们守住防线,明天就给金兵最后一击!”
士兵们欢呼起来,疲惫的脸上露出了笑容。梁红玉则继续敲着鼓,鼓声在黄天荡的夜里回荡,像一盏明灯,指引着援兵的方向,也震慑着金兵的军心。
第二天清晨,远处的水道上果然出现了宋军的战船——岳飞率领着援兵赶到了!“岳”字大旗在晨光中飘扬,格外醒目。金兵看到援兵,士气彻底崩溃,有的跳船逃跑,有的举起武器投降,完颜宗弼带着剩下的几百残兵,偷偷挖开黄天荡的老河道,才仓皇逃窜。
战斗终于结束了。黄天荡的水面上漂浮着金兵的尸体和残破的战船,浓烟渐渐散去,阳光照在“海鹘号”的甲板上,给梁红玉的红甲镀上了一层金色。她站在战鼓前,手里的鼓槌缓缓落下,鼓声终于停止——这一次,不是悲壮,而是胜利的宁静。
岳飞登上“海鹘号”,走到梁红玉身边,对着她深深一揖:“梁姑娘,四十日鏖战,你以女子之身撑起防线,真乃大宋之幸,百姓之幸!”
梁红玉笑了笑,刚要说话,却因为体力不支而晕倒在韩世忠怀里。
当她再次醒来时,已经躺在了镇江的军营里。韩世忠坐在床边,手里拿着那面残破的战鼓,脸上满是心疼:“你终于醒了,可把我吓坏了。”
梁红玉看着战鼓,又摸了摸怀里的金色桑蚕丝,笑着说:“咱们赢了,对吧?”
“赢了!”韩世忠点头,“金兵被打退了,黄天荡成了他们永远的噩梦。百姓们都在城外等着看你,他们说,你是救苦救难的女将军。”
梁红玉起身,走到窗边——窗外,百姓们正举着写有“巾帼战神”的锦旗,对着军营的方向欢呼。阳光照在她的脸上,温暖而明亮。她握紧怀里的桑蚕丝,知道这缕来自时空的力量,不仅支撑着她打赢了战斗,更支撑着所有守护家国的人,走向了希望。
【章末·时空织女苏织七律感言及小结】
七律·赠梁红玉黄天荡鏖战
黄天荡里鼓声悲,红甲染血誓不归。
铁链锁江拦敌舰,烈火焚舟破金围。
四十日苦熬残骨,千万兵同铸国威。
莫道红颜无傲骨,一腔忠勇照青晖。
小结:鏖战的真谛从不是“以命搏命”,而是“以信念搏希望”。梁红玉的“黄天荡四十日”,看似是“一场持久战的胜利”,实则是“民族精神的淬炼”——她懂“坚守不是愚顽不化,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勇气;胜利不是侥幸得来,是用鲜血和信念熬出来的希望”,懂“真正的战神,不是靠武力震慑敌人,是靠精神唤醒众生;真正的传奇,不是靠名声流传后世,是靠行动守护当下的安宁”。比起男子的“铁血鏖战”,她的“以韧胜强”,更显巾帼的柔软与伟大。收藏这段黄天荡的史诗吧,下一章,我们看梁红玉如何在战后重建防线,与韩世忠一起,为大宋守住长江最后的屏障……
飞卢小说网声明
为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飞卢坚决抵制淫秽色情,涉黑(暴力、血腥)等违反国家规定的小说在网站上传播,如发现违规作品,请向本站投诉。
本网站为网友写作提供上传空间存储平台,请上传有合法版权的作品,如发现本站有侵犯权利人版权内容的,请向本站投诉。
投诉邮箱:feiying@faloo.com 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即删除相关作品并对上传人作封号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