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人类溯源之旅 第3386章 英国实验室的电流之光:法拉第与工业时代的黎明

回家:人类溯源之旅 墨渊玄章 女生小说 | 穿越架空 更新时间:2025-09-09
瀑布阅读
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第3386章英国实验室的电流之光:法拉第与工业时代的黎明

【历史讲述者开场】各位追更的书友,上一章咱们在恒河畔见证了甘地用非暴力筑起的尊严长城,这一章咱们把目光投向19世纪的英国——公元1831年的伦敦皇家研究所,线圈在磁场中转动的瞬间,电流正顺着导线流淌,一个叫迈克尔·法拉第的铁匠之子,正用双手敲开“电”的神秘大门,为工业时代点燃最关键的一盏灯。喜欢这场跨越千年的溯源之旅,就赶紧点个收藏、投朵鲜花、留下您的评价票,跟着青冥子一起,去看人类如何用科学的执着,将“未知”变成照亮未来的力量!

公元1831年秋,伦敦的雾带着煤炭的焦味,笼罩着皇家研究所的红砖建筑。青冥子站在实验室的窗边,竹笈里的恒河菩提叶还带着南亚的湿润,却已染上了工业革命的金属气息——从印度到英国,他走了二十九年,越过阿拉伯海时见过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商船,穿过英吉利海峡时见过蒸汽轮船的烟囱,却从未见过哪间屋子,像此刻的实验室这般,透着“未知”与“突破”交织的兴奋气息。

实验室中央的木桌上,摆满了奇奇怪怪的仪器:缠绕着铜线的铁环、装着水银的玻璃罐、连接着导线的电流计,还有几捆不同粗细的铜线圈。一个身着灰色工装的中年男子正蹲在桌前,专注地调整着线圈的位置。他约莫四十四岁,双手沾满了铜锈和机油,额前的头发被汗水浸湿,贴在饱满的额头上,眼神却像电流计的指针般锐利——他便是出身铁匠家庭,却凭借自学跻身科学殿堂的迈克尔·法拉第。

他的手边,放着一本写满公式的笔记本,上面画着密密麻麻的线圈草图,最末一页写着“磁生电?”三个大字,旁边打了一个大大的问号。桌角的陶杯里,冷掉的咖啡早已结了一层膜,旁边的面包渣散落一地——从清晨到黄昏,他已在实验室里待了整整十个时辰,连午饭都忘了吃。

“法拉第先生,您又在和这些线圈较劲?”实验室的门被轻轻推开,一个穿白色实验服的年轻学徒端着一杯热牛奶走进来,他叫戴维,是法拉第的助手,脸上带着敬佩,“皇家学会的爵士们都说,您在做‘不可能的事’——磁怎么可能生出电?连牛顿先生的著作里,都没有这样的理论!”

法拉第没有抬头,手里依旧调整着线圈与磁铁的距离:“戴维,你看这根导线。”他指着连接电流计的导线,“电流能让磁针偏转,这是奥斯特先生发现的‘电生磁’;那反过来,磁为什么不能生出电?”他又转动手中的磁铁,让它在线圈中来回穿梭,“自然规律从来不是单向的,就像太阳东升西落,月亮阴晴圆缺,电和磁之间,一定藏着我们没发现的联系。”

青冥子缓步走到桌前,目光落在电流计的指针上——那根细细的铜针微微晃动,像一颗犹豫的心脏,既想突破未知的束缚,又对陌生的领域充满敬畏。他忽然想起当年阿基米德在浴盆里发现浮力定律的场景,同样的在平凡中寻找真理,同样的用执着叩问自然,只是阿基米德靠的是观察,法拉第靠的是实验;前者解开的是浮力的奥秘,后者要探寻的是电磁的关联。

“先生,您是来参观实验的学者吗?”法拉第终于抬起头,当他看到青冥子竹笈里露出的菩提叶时,眼中闪过一丝好奇,随即指着桌旁的凳子,“请坐。您从东方来?我读过马可·波罗的游记,说东方有能发光的珍珠,有会飞翔的木鸟——那些都是‘未知’,就像我眼前的‘磁生电’,总有一天会被揭开谜底。”

“我从遥远的东方而来,见过人类用智慧驯服自然的无数瞬间。”青冥子坐下,指着那捆缠绕的线圈,“您追寻的不是‘不可能’,是‘未被发现’——就像当年人们以为地球是平的,直到哥伦布横渡大洋;以为天是圆的,直到哥白尼提出日心说。”

法拉第眼睛一亮,连忙将笔记本推到青冥子面前:“您说得太对了!我小时候在铁匠铺当学徒,每天看着父亲打铁,铁块在火里变红,冷却后变硬——那时我就想,自然的力量真神奇。后来我到皇家研究所当杂役,偷偷听戴维先生的讲座,才知道这些‘神奇’背后,都藏着科学的规律!”他拿起一根铜线圈,“您看这线圈,只要我让它在磁场里动起来,电流计的指针就会偏转——这说明,‘运动’是磁生电的关键!”

“您不怕耗尽心血,最终一无所获吗?”青冥子问——他刚在伦敦的酒馆里听过议论,有人说法拉第是“铁匠出身的疯子”,连正规的数学教育都没有,却敢挑战牛顿留下的物理体系;皇家学会的爵士们更是嘲笑他的实验“像小孩玩泥巴”,浪费研究所的经费。

法拉第的眼神暗了暗,随即又变得坚定:“我十二岁时,在书店当学徒,偷偷抄写《大英百科全书》里的‘电学’词条,那时我就发誓,一定要搞懂‘电’是什么。”他指着墙上的一张画像,画像里的人是汉弗里·戴维——法拉第的恩师,“戴维先生说,‘科学的种子,就算落在石缝里,也能生根发芽’。我没有上过大学,没有学过高等数学,但我有一双能动手的手,一颗能思考的脑——这就够了。”

正说着,电流计的指针突然剧烈晃动起来!法拉第猛地站起身,眼睛死死盯着指针,手不由自主地颤抖——刚才他让线圈在磁铁的两极间快速转动,电流计的指针竟偏转了将近九十度,这是前所未有的现象!

“动了!指针动了!”戴维激动得跳了起来,声音都变了调,“法拉第先生,您成功了!磁真的能生出电!”

法拉第没有说话,只是重复着刚才的动作——让线圈在磁场中转动,一次又一次。电流计的指针每次都会偏转,像在为他的执着欢呼。他的脸上慢慢露出了笑容,那笑容里带着释然,带着兴奋,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泪光——为了这一刻,他已失败了整整十年,做了上千次实验,被嘲笑了无数次,却从未放弃。

“快!把纸笔拿来!”法拉第终于开口,声音沙哑却有力,“我要把这个现象记下来,要算出线圈转速和电流大小的关系——这不仅是‘磁生电’,这是‘发电机’的原理!以后,人们可以用这个原理,产生源源不断的电!”

戴维连忙拿来纸笔,法拉第趴在桌上,飞快地记录着实验数据,笔尖在纸上划过的声音,像电流在导线里流淌的节奏。青冥子看着这一幕,忽然想起当年伽利略在比萨斜塔做自由落体实验的场景,同样的在质疑中坚持真理,同样的用实验证明自己,只是伽利略对抗的是宗教的偏见,法拉第挑战的是权威的定论;前者用两个铁球打破了亚里士多德的教条,后者用一个线圈开启了电气时代的大门。

午后,青冥子跟着法拉第来到伦敦的一家工厂。工厂里,蒸汽机正轰鸣着,带动着巨大的齿轮,工人们在昏暗的灯光下辛苦劳作,脸上满是疲惫。法拉第站在蒸汽机旁,指着那台笨重的机器说:“蒸汽机需要烧煤,需要加水,还会产生大量的浓烟。但如果我们能用‘电’来驱动机器,就不需要烧煤,不需要浓烟,工厂里会变得干净又明亮——这就是‘电’的力量,它能改变世界。”

“可电怎么驱动机器呢?”戴维疑惑地问。

“我们可以用‘磁生电’的原理造出发电机,再用电造出电动机。”法拉第指着工厂里的齿轮,“到那时,这些齿轮会被电驱动,转得更快,更稳;工人们不需要再在昏暗的灯光下干活,因为电可以点亮灯泡——整个世界,都会因为‘电’而改变。”

工厂的老板正好路过,听到他们的对话,不屑地笑了:“法拉第先生,您还是别做白日梦了。蒸汽机好好的,为什么要用什么‘电’?再说,电那么危险,万一电死人怎么办?”

法拉第没有生气,只是平静地说:“当年蒸汽机刚发明时,也有人说它危险,说它会取代工人。可现在,蒸汽机改变了整个英国,改变了整个世界。‘电’也一样,它会比蒸汽机更强大,更有用——您等着瞧,十年,不,二十年,整个伦敦都会被电灯照亮,整个工厂都会用电驱动。”

老板哼了一声,转身走了。法拉第却毫不在意,依旧兴致勃勃地给戴维讲解着“电”的未来。青冥子看着他眼中的光芒,忽然懂了——所谓“科学”,从来不是高高在上的理论,是在未知中“探索”的勇气;所谓“突破”,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奇迹,是在失败中“坚守”的执着。就像当年玄奘西行求法,为的是传播智慧;法拉第埋头实验,为的是用科学的力量,让人类的生活变得更好——他们都是在为人类的“根”,寻找更强大的生存力量。

傍晚时分,夕阳的余晖透过实验室的窗户,洒在法拉第的身上,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他坐在桌前,手里拿着那根改变世界的线圈,脸上满是满足的笑容。青冥子走到他身边,递给他一块面包:“您觉得,您能看到‘电’照亮伦敦的那一天吗?”

“或许看不到了。”法拉第接过面包,咬了一口,眼神却依旧明亮,“但我知道,我的实验会被后人继续下去,我的理论会被不断完善——就像牛顿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后人也会站在我的肩膀上,把‘电’的奥秘全部揭开。”他指着窗外的街景,“你看那些马车,以后会被电车取代;那些油灯,以后会被电灯取代——‘电’会像空气和水一样,成为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东西。”

青冥子望着他眼中的光芒,忽然明白——所谓“回家”,不仅是回到文明的源头,是用科学的力量,让人类在“自然”中找到更舒适、更有尊严的生存方式;不仅是寻找过去的根,是用智慧的火种,照亮未来的路。就像苏格拉底追问“人是什么”,伏尔泰倡导“理性”,法拉第用线圈和磁铁证明的,是人类对“未知”的永恒好奇,是对“进步”的不懈追求。

夜幕降临时,青冥子在皇家研究所的门口与法拉第告别。法拉第依旧留在实验室里,借着油灯的光,继续调整着线圈的位置,他的身影在仪器的映衬下,显得渺小却伟大。青冥子将一片从伦敦街头采的枫叶(与当年英伦的枫叶相似)夹进竹笈里的“回家”册页中。册页里,橄榄叶(雅典)、秦简碎片、菩提叶(阿育王时代)、橄榄枝(罗马)、柳叶(长安)、佛罗伦萨梧桐叶、枫叶(英伦)、樱花瓣(江户)、巴黎梧桐叶、印度菩提叶、纽约橄榄叶、柏林菩提叶、伦敦梧桐叶、北京柳叶、维也纳樱花瓣、安第斯雪莲瓣、尼罗河纸莎草叶、圣彼得堡白桦叶、墨西哥仙人掌瓣、江户樱花叶、巴黎梧桐叶、恒河菩提叶、伦敦枫叶静静躺着,像一串跨越千年的“科学念珠”,记录着人类在溯源之路上,那些关于探索、突破与传承的瞬间。伦敦的夜空,雾渐渐散去,几颗星星透过云层,像在为这位科学的拓荒者,照亮通往真理的道路。

【青冥子哲理语录】溯源不是固守过去的经验,是看见人类在“未知”面前对“科学与进步”的执着探索。法拉第在实验室里转动线圈时,便已把“好奇”的根,种进了人类文明的土壤里。所谓回家,便是带着这份对“自然的敬畏”与“真理的渴望”,在探索的路上不畏惧失败——因为所有科学探索的终点,都是“用智慧改善生活,用理性理解世界”,那便是我们最终要回到的“进步之家”。

飞卢小说网 8c.5aimc.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创新、原创、火热的连载作品尽在飞卢小说网!

按左右键翻页

最新读者(粉丝)打赏

全部

飞卢小说网声明

为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飞卢坚决抵制淫秽色情,涉黑(暴力、血腥)等违反国家规定的小说在网站上传播,如发现违规作品,请向本站投诉。

本网站为网友写作提供上传空间存储平台,请上传有合法版权的作品,如发现本站有侵犯权利人版权内容的,请向本站投诉。

投诉邮箱:feiying@faloo.com 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即删除相关作品并对上传人作封号处理。

关于我们| 小说帮助| 申请小说推荐| Vip签约| Vip充值| 申请作家| 作家福利| 撰写小说|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飞卢小说手机版| 广告招商

All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北京创阅科技有限公司 ICP证京B2-20194099 京ICP备18030338号-3 京公安网备11011202002397号 京网文〔2022〕3848-114号

飞卢小说网(8c.5aimc.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通190302号)

RSS 热门小说榜
小说页面生成时间2025/9/14 19:13:20
章节标题
00:00
00:00
< 上一章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