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本章开始听澳大利亚位于南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各国将大部分重要的科研院所设立于此,以保证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
公元3002年1月15日。澳大利亚南部一座不起眼的研究所内人声鼎沸,这一天将会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刘教授,你快过来看看,机器是不是出故障了”一名观察员慌张的声音传到了刘杰的耳中,他们的控制中枢发出了刺耳的警报声。
在近几个世纪以来,人类迫于资源枯竭压力,各国加大了对太空的探索力度,不过都收效甚微,华太国曾经施行的太空探索计划就是往外太空发射单向太空波频探测器,让其在太空中单向旅行,并且不断发射和接受波频信号,希望借此来发现未知行星和未知文明。
但是在长达几十年的探索中,国家投入了大批资金,探测器却未能发现任何有价值的线索,探索计划也因此被终止。
波频式探测器是一种将微波收、发设备合置的探测器,工作原理基于多普勒效应。微波的波长很短,在1mm~1000mm之间,因此很容易被物体反射。微波信号遇到移动物体反射或者在接收电磁波后会产生多普勒效应,即经反射后的微波信号与发射波信号的频率会产生微小的偏移,从而触发警报。
刘杰所带领的研究小组正是当年太空探索计划的主要参与者,而此次发出警报的控制中枢也正是已发射波频探测器的接收中心。
这样的警报声已经不是第一次出现了,在之前的几十年研究当中,波频探测器也曾遇到过一些不明物质触发警报,但是这次和以往完全不同,它的诡异之处在于,在同一时间段内,所有在外太空的波频探测器同时触发警报!
在研究所的中央大厅内,刘杰站在巨大的控制器显示屏前,脸色凝重,屏幕上一大片的红点在闪烁着,像是一双双魔鬼的眼睛,那是触发警报的波频探测器所处的空间位置。
起初,他认为这不过是一次机器故障,但经过技术人员的逐步排查发现,硬件一切正常,软件和也没有问题,系统也未发现有入侵现象。
排查完毕后,研究所内彻底炸开了锅,太空探索计划在当年是被寄予厚望的,大家投入到里面的时间与精力已经无法估算,如果不是当局下令中止,谁又愿意将几十年的心血付诸东流,而此次事件让他们对太空探索计划重新燃起了信心,每个人的眼中都充满着希望,因为能导致如此现象发生的原因只有一个。
“天外文明”
而与此同时,首都堪培拉的一座医院里,一位女士诞下了一名男婴,他就是刘杰的儿子——刘艺。
虽然生产的时候没有丈夫陪在身旁,但是陈芊怡并没有怪罪丈夫,因为同为天文学家,她最能够理解丈夫的那种执念,如果不是临近分娩,她也会像丈夫那样一直守在研究所,等待着最后的分析结果出来。
研究所内,刘杰紧急召集专家对波频分布图进行分析并将情况跟上级反映,最后所有的数据整合结果都将波频来源指向了一个方向。
“波江座”
波江座是南天星座之一。包含天朝古代星座:天苑,九州殊口,天圆,九游,玉井和水委。是南北跨度最大的星座。从猎户座南端附近开始,蜿蜓曲折地在金牛座、鲸鱼座与天兔座之间流过,直到南天紧接水蛇座的地方。
研究组随后利用量子计算机将波频数据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在经过计算机的一整天的满负荷运转后,第二天清晨,研究组所有成员都站在巨大的显示屏下看着结果出神,他们中有些人甚至在这里守了一夜。
看到这些,刘杰感觉自己的眼眶已经湿润了,这一刻,他突然明白了自己工作的意义。
屏幕上的宇宙坐标一直亮着,从事天文研究多年的刘杰一眼就看出来了那是位于波江座最南端的恒星——水委一,水委一在几千年前因为岁差现象,曾经是南极星,它的质量大约为太阳的8倍,距离地球大约150光年。
控制中枢的警报声已经停止了,但是屏幕上一颗颗红点依然在闪烁着,波频反馈也越来越强烈,根据预测,目标的速度至少达到了1.5倍光速,还处于不断加速之中。
此时刘杰的心中充满着无限感慨,他怎么也想不到,在一颗夜晚抬头就能看到的恒星上,会存在着比人类还要高级的文明,而且还是一颗恒星,一颗陪伴了人类几千年的恒星。
“它们的目的是什么?”这是刘杰以及研究组所有人心**同的疑惑。
正当研究组打算推测目标的前进路线时,异变发生,目标消失了,所有的波频探测器都恢复正常,屏幕上的红点由红变白,像极了研究组众人的脸色。
大厅内鸦雀无声,但随后传来一声叮咚的提示音打破了这份安静。
屏幕上浮现出了一段文字,不过与其说它是文字,不如说它是符号更为贴切一点,因为这段文字看起来毫无逻辑联系,就像是一份乱码后的文档。
但是在这个节骨眼上,没有人敢掉以轻心,众人一致认为这是目标发送过来的,因为整个研究所设备都处于一个局域网内,与外网并没有联系,只有目标可以以波频探测器为媒介,与研究所实现数据传输。
“我们应该对外界公开这个事件”刘杰终于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但是上级还没有指示”人群中有人回应。
“不能在拖下去了,这已经不是我们个人的问题了,这关乎到全人类的命运”刘杰坚定地说。
当天,刘杰携带着关于这次事件的全部资料紧急飞往华太国首都——北京,他的目的地是华太国天文研究院总部。
在那里有着他的同学、老师,因为他明白单靠他和分部的影响力很难去说服高层那些老古董们重视这次事件。
的确,在这个人类都已经自顾不暇的时间节点上,谁还有心情去仰望星空呢?
现在地球上的人口经过各种战争和灾变已经锐减到了三十亿人,但是即使这样仍然有大部分人还处于温饱线以下。
核战争使得地球上大部分耕地变为废土,粮食产量急剧下降,人们的生活水平甚至还不如一千年前,当然,那些权贵除外。
在这个三足鼎立的世界局势中,三国都打算休养生息,因为第六次世界大战给各自带来的破坏是毁灭性的,华太国也是如此。
中央已经把各种财政预算都投入到恢复生产力和发展军事上,毕竟常年以来,和平是意外,战争才是常态。
刘杰所在的研究所之所以没有关门大吉,也是因为有一项太空武器研发需要他们的参与。
刘杰不知道此次前来能不能取得预想的效果,但是直觉告诉他,如果不这样做的话,人类可能会面临灭顶之灾。
飞机降落后,刘杰走出舱门,那一刻他感觉自己搭错了飞机,这不是他印象中的首都机场,这里位于城市外围,距离城市有几十公里,而且机场之外,满目疮痍。
刘杰已经有将近十年没有来过首都了,因为在战时走空运和水运都是大忌,交战的双方可能会借各种理由对航班进行拦截,只有陆运稍微安全一点,但是澳大利亚与华太国没有接壤,因此刘杰这些年一直待在澳大利亚。
不过刘杰也并不想回到华太国,因为他的老家,江西省宜春市,在经历过战争的洗礼后已经成了废土,而澳大利亚有着他的家人,家人在哪,哪就是家。
在机场大巴上,刘杰一直望着窗外的废墟出神,他意识到人类已经处于内忧外患之中,未来的局面单靠华太国是应付不来的,必须依靠全人类的力量。
大巴慢慢地驶入了城市,道路两旁的建筑物逐渐变多,车流量也逐渐增大,眼前满目繁华,近在咫尺的危机似乎和他们毫无关系。
站在首都天文研究院大楼前,刘杰感到了一丝久违的亲切感。这么多年过去,这里似乎并没有什么变化,但是站在这里的,已经不是当年那个意气风发的热血青年了。
这次拜访并没有提前打过招呼,不过刘杰知道
导师一定还在这里,虽然远在异国他乡,刘杰还是经常看到导师用研究院的名义发表学术论文。
刘杰轻车熟路地来到了自己曾经工作过的老地方,最后在一个普通的小房间前停下了脚步。
“咚咚咚”刘杰怀着忐忑的心情敲响了房门。
“有完没完啊?大中午的还让不让人休息?”房间里一个老头骂骂咧咧地回应。
飞卢小说网声明
为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飞卢坚决抵制淫秽色情,涉黑(暴力、血腥)等违反国家规定的小说在网站上传播,如发现违规作品,请向本站投诉。
本网站为网友写作提供上传空间存储平台,请上传有合法版权的作品,如发现本站有侵犯权利人版权内容的,请向本站投诉。
投诉邮箱:feiying@faloo.com 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即删除相关作品并对上传人作封号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