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神级签到,迎娶黛玉 第3章 藏拙七皇子,初见锋芒

从本章开始听

雍和帝对大皇子楚观的回答不置可否,只是疲惫地挥了挥手。

那动作里,带着一种深入骨髓的倦怠。

“你先退下吧。”

“儿、儿臣告退!”

楚观如蒙大赦,高悬的心脏骤然落地。他甚至不敢抬头再看父皇一眼,躬着身子,擦着额头怎么也止不住的冷汗,脚步虚浮地向殿外退去。

他肥胖的身躯在空旷的大殿中显得格外笨拙,每一步都像是踩在棉花上,狼狈不堪。

殿门被内侍轻轻合上,隔绝了外界天光,也将楚观最后那点微不足道的气息彻底抹去。

殿内只剩下祖孙三代。

盘龙金柱上镶嵌的夜明珠,散发着清冷而柔和的光晕,照亮了紫檀木御案上堆积如山的奏折,却让大殿的角落显得愈发幽深。

死寂。

一种令人窒息的沉寂,在空旷的养心殿内弥漫开来。

空气里的每一粒尘埃,似乎都因为这凝滞的气氛而停止了浮动。

就在此时。

一直闭目养神,仿佛早已入定的太上皇,毫无征兆地睁开了那双略显浑浊的眸子。

两道精光,犹如实质的闪电,撕裂了殿内的沉闷,精准无比地钉在了最角落的那个阴影里。

那目光穿透了距离与昏暗,落在了楚宸的身上。

“老七。”

声音不大,甚至有些苍老,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在寂静的大殿中清晰回响。

楚宸侍立在盘龙金柱的阴影里,几乎与那巨大的柱身融为一体,他一直努力降低着自己的存在感,连呼吸都放得极轻。

这声呼唤,像一柄无形的重锤,猛地敲在他的心上。

他的身体控制不住地一颤,那是一种被猛兽盯住后,最本能的战栗。

“儿臣在。”

他立刻从阴影中走出,躬身应道,声音因为那瞬间的紧绷而带上了一丝微不可查的沙哑,恰到好处地表现出一个久处偏僻、骤然被点名的皇子该有的惊惶。

太上皇的视线并未从他身上移开,那双看似浑浊的老眼,却仿佛能洞穿人心。

“方才的奏折,你也听到了。”

太上皇的语气很温和,像是在与寻常孙辈闲话家常。

“你可有什么见解?”

来了!

楚宸心中警铃大作。

他知道,这看似随口的一问,实则是一场比刚才对大皇子更加严苛的考校。

皇祖父的心思,比父皇更加深沉难测。

他没有急于表现,更没有像楚观那样急于拿出答案。

他的脸上,先是浮现出一抹恰到好处的“惶恐”,嘴唇微动,似乎想说什么,却又被巨大的压力堵了回去。

“皇祖父……儿臣……”

他微微低下头,声音断断续续,充满了不自信。

“儿臣愚钝……”

他没有再说下去。

所有人都以为他会像楚观一样,支支吾吾,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然而,他却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举动。

他停顿了片刻,然后迈开脚步,快步上前。

他的动作不急不缓,带着一种少年人特有的沉稳,从大殿的角落,一步步走入中央的光亮之中。

他没有走向高高在上的太上皇,而是走到了雍和帝的御案旁。

案上,雍和帝方才因失望而重重放下的那盏茶,已经空了。

楚宸目不斜视,拿起旁边温着的热茶壶,提起,倾斜。

一道澄澈的茶水,带着袅袅的热气,精准地注入那只明黄色的龙纹茶杯中,不多不少,正是八分满。

他双手捧起茶杯,恭恭敬e敬地转向雍和帝,微微躬身。

“皇祖父、父皇日理万机,为国事操劳。”

楚宸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丝少年人未经世事打磨的真诚与清亮。

“儿臣……儿臣只怕所言不当,扰了圣听。”

这个动作,行云流水。

这番话,谦卑至极。

他没有直接回答问题,而是先用行动表达了自己的孝心与本分。

这不仅是谦卑,更是一种高明的情绪安抚。

雍和帝一直紧绷的面容,在看到这一幕时,不自觉地松弛了下来。他端起那杯热茶,掌心传来恰到好处的温度,驱散了心中积郁的几分寒意。

他再次看向这个自己一向忽视、甚至有些遗忘的第七子。

眼前的少年,身形清瘦,眉目间尚有几分稚气,但那份临危不乱的镇定,却与方才楚观的惊慌失措,形成了无比鲜明的对比。

雍和帝的声音,不自觉地柔和了下来。

“但说无妨,朕恕你无罪。”

“谢父皇!”

楚宸再次叩首,这才直起身,深吸一口气。

他知道,表演的环节已经结束,接下来,才是真正的亮剑时刻。

“大皇兄所言‘镇压’与‘安抚’,固然是国朝法度,刚柔并济。”

他先是肯定了楚观,没有急于否定,显得不那么锋芒毕露。

话锋随之一转。

“但儿臣以为,河南水灾,重在疏导;而运河粮帮之乱,重在民生。”

他的声音沉稳下来,每一个字都清晰无比。

他抬起头,目光清澈,直视着前方,仿佛能看到那数万在饥饿与绝望中挣扎的灾民。

“灾民若有活路,岂会为寇?”

这一句反问,掷地有声,直指问题的核心!

大殿之内,静得能听到烛火燃烧时发出的轻微“噼啪”声。

高座之上,太上皇那只干枯的手指,在龙椅的扶手上,极有韵律地轻轻敲击着。

笃。

笃。

那双浑浊的老眼中,闪过一道锐利的光。

“哦?”

“那依你之见,如何是活路?”

楚宸不卑不亢,迎着两位至尊的目光,清晰无比地抛出了四个字。

“以工代赈!”

这四个字,仿佛带着千钧之力,重重地砸在殿中每个人的心上。

这是一个全新的,从未在朝堂上被系统性提出过的方案。

他没有停顿,立刻开始详细阐述,不给任何人打断或质疑的机会。

“朝廷可即刻下旨,由河南布政使司牵头,组织所有尚有余力的灾民,即刻开始修缮被大水冲毁的河道、加固沿岸堤坝、疏通淤塞的沟渠。”

“所有参与劳作者,不分男女老幼,皆可凭每日完成的工量,换取相应的工分。凭此工分,便可在官府设立的粥棚粮站,换取朝廷下拨的救济粮与过冬衣物。”

他的思路无比清晰,逻辑链条一环扣一环。

“如此一来,有三重好处。”

“其一,灾民有工可做,有粮可食,有活下去的指望,自然不会铤而走险,聚啸为寇,冲击漕运。此为釜底抽薪,安定民心之策。”

“其二,将灾民化为劳力,兴修水利。待到洪水退去,修好的堤坝河道,能保来年春耕灌溉无忧,免除后患。此为变害为利,着眼长远之策。”

“其三,朝廷的钱粮,不再是无偿施舍,而是化为了一项有回报的投入。每一粒米,都换来了实实在在的河工之效。此为开源节流,一举两得之上策!”

一番话,条理分明,见解独到,哪里像一个常年被圈禁在宫中、不问政事的十七岁少年!

这番见识,这番格局,甚至已经超过了朝中许多饱读诗书的老臣。

雍和帝与太上皇,不约而同地对视了一眼。

他们皆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那份再也掩饰不住的震惊与讶异。

“好一个以工代赈!”

雍和帝终于开口,语气中带着毫不掩饰的赞许。

但随即,他眉头又是一皱,长长叹息了一声。

“想法是好的。只是,灾后重建,组织人力,调拨钱粮,处处都需要银子。所需银两甚巨,绝非小数。”

他看向楚宸,目光中多了一丝考较的意味。

“两淮盐税,近年收缴不利,数额年年下滑。国库……亦是捉襟见肘啊。”

两淮盐税!

这五个字,像一道闪电,瞬间照亮了楚宸的脑海。

他敏锐地捕捉到了父皇话语中,那不经意间透露出的关键信息。

他知道,自己真正的机会,来了。

他故作疑惑地抬起头,脸上带着少年人特有的求知欲,眼中却闪烁着一丝精光。

他调用起脑海中那过目不忘、早已烙印下的无数卷宗信息,精准地从浩如烟海的官员名录中,抛出了那个看似不经意,却足以引爆全场的名字。

“父皇所忧,莫非是关乎那位新丧爱妻,人称‘铁面御史’,现任两淮巡盐御史的林如海,林大人?”

此言一出。

养心殿内,那刚刚缓和下来的空气,瞬间再度凝固。

太上皇敲击扶手的手指,停住了。

雍和帝端着茶杯的手,也僵在了半空。

整个大殿,针落可闻!

飞卢小说网 8c.5aimc.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创新、原创、火热的连载作品尽在飞卢小说网!

按左右键翻页

最新读者(粉丝)打赏

全部

飞卢小说网声明

为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飞卢坚决抵制淫秽色情,涉黑(暴力、血腥)等违反国家规定的小说在网站上传播,如发现违规作品,请向本站投诉。

本网站为网友写作提供上传空间存储平台,请上传有合法版权的作品,如发现本站有侵犯权利人版权内容的,请向本站投诉。

投诉邮箱:feiying@faloo.com 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即删除相关作品并对上传人作封号处理。

关于我们| 小说帮助| 申请小说推荐| Vip签约| Vip充值| 申请作家| 作家福利| 撰写小说|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飞卢小说手机版| 广告招商

All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北京创阅科技有限公司 ICP证京B2-20194099 京ICP备18030338号-3 京公安网备11011202002397号 京网文〔2022〕3848-114号

飞卢小说网(8c.5aimc.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通190302号)

RSS 热门小说榜
小说页面生成时间2025/11/27 1:55:16
章节标题
00:00
00:00
< 上一章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