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校出来,陈阳骑着爷爷留下的二八大杠自行车,沿着乡间小路往家赶。路边的稻田泛着绿油油的光泽,风吹过稻穗发出沙沙的声响,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路面上,这是他在大城市里从未有过的宁静,让他紧绷的神经渐渐放松下来。
推开家门,院子里晾晒着刚收割的油菜籽,母亲王秀兰正蹲在石磨旁磨豆浆,看到陈阳回来,疑惑地问道:“阳阳,今天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不是说学校要填志愿吗?”
陈阳放下自行车,走到母亲身边,深吸一口气,说出了自己的决定:“妈,我不考大学了,我想回农村种田。”
“你说什么?”王秀兰手里的磨杆“哐当”一声掉在地上,豆浆洒了一地,她难以置信地看着陈阳,“你是不是在学校受委屈了?还是跟人吵架了?好好的大学不考,你想干什么?放着好好的书不读去种地,你对得起我们这么多年的辛苦吗?”
这时,父亲陈建国扛着锄头从地里回来,听到母子俩的对话,脸色瞬间沉了下来:“阳阳,你给我说清楚,到底怎么回事?是不是老师批评你了?我告诉你,不管遇到什么事,都不能放弃高考,这是你走出农村的唯一出路!”
陈阳知道父母的顾虑,前世他们就是因为觉得农村没前途,才一直劝他留在大城市。他拉着父母坐在院子里的石凳上,耐心解释:“爸,妈,我不是一时冲动。你们看,这几年咱们村种普通水稻,一年到头也赚不了几个钱,可我记得,再过两年,优质大米和特色水果的价格会涨不少,要是咱们搞生态种植,肯定能赚钱。”
他顿了顿,想起重生前看到的农产品市场数据,继续说道:“就说咱们这儿的水稻,现在一斤才一块多,再过一年,优质生态大米能卖到三块多;还有咱们省的脆蜜李,现在没几个人种,等两年后,一斤能卖到十几块。我想用攒的零花钱先买些优质稻种,试试稻鱼共养的模式,不仅大米能卖高价,鱼也能增加收入,半年内,我保证让家里的收入翻番!”
陈建国和王秀兰对视一眼,脸上满是怀疑。陈建国皱着眉说:“你说的这些都是真的?农产品价格哪有那么好涨的?再说,稻鱼共养咱们也没试过,要是赔了怎么办?”
就在这时,爷爷拄着拐杖从里屋走出来,他虽然腿脚不便,却一直耳聪目明,刚才的对话都听在了心里。爷爷走到陈阳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笑着说:“阳阳说得对,种田也能有出息。我种了一辈子田,知道土里能刨出金疙瘩。以前是咱们没选对路,现在阳阳有想法,咱们就该支持他试试。”
爷爷转头看向陈建国夫妇,语气坚定:“咱们家就这一个儿子,他想干的事,只要不是歪门邪道,就该让他闯闯。就算赔了,也不过是损失点稻种钱,可要是成了,咱们家的日子就能好起来了。”
陈阳见状,从书包里拿出一个信封,里面是他攒了好几年的零花钱,一共两千多块。他把信封递给父母:“爸,妈,这是我的全部积蓄,我已经联系好了种子站,明天就去买优质稻种。你们就相信我这一次,我一定不会让你们失望的。”
看着陈阳坚定的眼神,又听了爷爷的话,陈建国和王秀兰的态度渐渐松动。王秀兰擦了擦眼角,叹了口气说:“罢了罢了,你想试试就试试吧,不过你可得记住,要是遇到困难,可别硬撑着,跟家里说。”
陈建国也点了点头:“行,我明天跟你一起去种子站,再去田里看看,规划一下怎么搞稻鱼共养。”
得到父母的同意,陈阳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地。他看着院子里的油菜籽,又望向远处的稻田,眼中充满了希望。他知道,说服家人只是第一步,接下来的种田之路肯定会遇到很多困难,但他有信心,凭借着重生的记忆和自己的努力,一定能在农村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摆脱前世的“牛马人生”,让家人过上好日子。
飞卢小说网声明
为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飞卢坚决抵制淫秽色情,涉黑(暴力、血腥)等违反国家规定的小说在网站上传播,如发现违规作品,请向本站投诉。
本网站为网友写作提供上传空间存储平台,请上传有合法版权的作品,如发现本站有侵犯权利人版权内容的,请向本站投诉。
投诉邮箱:feiying@faloo.com 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即删除相关作品并对上传人作封号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