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能星途缔造者 第147章 创作理念分歧

全能星途缔造者 杨天星 都市言情 | 职场生涯 更新时间:2025-10-10
瀑布阅读
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门被推开的瞬间,林初夏的手指已经滑到了平板的快捷键位。她没有抬头,只是轻点两下,后台程序自动调出了音频对比图谱,屏幕左侧是中方团队提交的三段demo波形,右侧则是外方制作人标注修改意见后的重构版本。

江逸的目光在投影上停留了几秒。左边的情绪波动密集而深沉,峰值频繁出现在传统乐器采样切入处;右边则平滑规整,节奏分明,但情感起伏明显被压缩。

“他们说我们的结构松散。”顾明川靠在墙边,声音不高,却带着一股压不住的火气,“可谁规定一首歌非得像广告那样,三十秒必须出高潮?”

苏晚棠正低头翻看自己整理的创作手记,听到这话抬起了头。“不只是结构问题。”她语气冷静,“他们在反馈里写了,‘侗族大歌的音程跳跃不符合主流听觉习惯’,建议用合成器模拟和声替代。”

“那就不是合作,是覆盖。”顾明川猛地站直身体,“我们把最真实的东西拿出来了,结果他们想做的,是把它磨平了塞进模板里。”

江逸没立刻回应。他走到主控台前,调出立项文档中的分工条款,手指在屏幕上划过一行加粗文字:“中方负责内核提炼,外方专注结构设计与国际听感优化。”然后转向众人,“这条写得很清楚。但他们现在提的,已经越界了。”

林初夏将数据图放大,指向一段被标记为“冗余”的民乐间奏。“这里的情绪密度比外方案件高出37%,生理反馈测试也显示听众在此阶段注意力提升。他们的判断依据是市场模型,但我们不能只看模型。”

“那就让他们看见别的东西。”江逸按下通讯键,接通联合评审会系统,“通知双方,十分钟后开会。中方每人准备一份创作说明,解释你为什么选这段旋律、它来自哪里、对你意味着什么。我们要让他们知道,这不是技术问题,是表达权的问题。”

会议室很快坐满了人。远程接入的北欧编曲人穿着灰色高领毛衣,语气温和却不容置疑:“我们尊重文化素材的真实性,但从传播角度,听众更习惯清晰的节奏推进和明确的记忆点。目前这几个demo缺乏钩子。”

“钩子?”顾明川冷笑一声,“你是说副歌前一定要有个倒计时喊声,还是进副歌得炸一下低音炮?”

“我不是在否定你们的情感投入。”对方依旧平静,“但我必须对最终成品的接受度负责。”

“那我也要对我母亲负责。”顾明川突然提高了声音,“那段童谣是我妈最后能完整唱出来的歌。我不需要它变成热门片段,我只需要它还在那里,原原本本。”

空气一下子静了下来。

苏晚棠翻开笔记本,念出一段话:“采样自云南山区一位老艺人现场录制的侗族大歌,未经修音。这种多声部无指挥合唱,传承方式是口耳相传。如果连音准都改成‘符合习惯’的样子,那它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没人回答。

江逸按下暂停键,调出一段试验音频。二胡的沙哑琴音缓缓响起,几秒后,电子节拍悄然进入,像脚步踩在石板路上,越来越近。传统旋律没有变调,却被稳稳托起,融入了一种新的叙事节奏。

“这是昨晚做的测试。”他说,“保留原始音色作为主线,用电子元素构建骨架。不掩盖,也不强融。让它们并行,互相支撑。”

北欧编曲人皱眉听着,片刻后问:“但这会不会让听众注意力分散?两种语言同时说话,容易造成混乱。”

“那就让混乱也成为表达的一部分。”江逸关掉音频,“这张专辑的目的不是讨好所有人。我们要做的是让人记住一个声音——哪怕他听不懂歌词,也会因为那一句旋律停下来,去查它背后的故事。”

苏晚棠补充道:“就像古诗押韵,形式可以变,但意境不能丢。我们可以调整节奏型,可以加入现代编排,但核心的声线、语气、呼吸感,必须由我们来定。”

林初夏举起平板:“我已经设置了情绪映射系统。每一段录音都会附带生理数据记录,心跳、语速、肌肉紧张度。外方团队可以通过这些理解某段演唱为何如此处理,而不是凭主观判断它是‘跑调’或‘不稳定’。”

远程画面沉默了几秒。

终于,北欧编曲人点头:“我们可以试试。但需要看到更多书面说明,否则很难评估哪些是艺术选择,哪些是技术瑕疵。”

“明天中午前,所有创作手记上传共享平台。”江逸看着中方团队,“每个人都要写清楚:这段音乐从哪儿来,为什么要这样呈现。这不是应付差事,是争取话语权。”

会议结束,人陆续离开。

江逸留在原地,打开白板,写下八个大字:**文化为核,流行为表**。

“以后所有修改提案,必须附两份文件。”他对林初夏说,“一份说明文化意图,一份分析市场适配性。任何一方提出异议,都要经过双轨审核,最终由我们这边共同裁定。”

林初夏迅速在后台建立新流程通道,设置权限分级。她在系统中添加了三个预警标签:“文化误读风险”“情感稀释警告”“结构覆盖倾向”,并设为自动提醒。

“第一批融合样带排期出来了。”她指着屏幕,“三组方案,分别侧重民乐+电子、方言吟诵+节奏重构、童谣旋律+氛围铺陈。最早两天后能出初版。”

江逸点点头,目光落在排期表最后一栏。顾明川的名字后面,备注着“需协调私人录音时间”。

他转身走向练习区。

顾明川正在调试设备,耳机挂在脖子上,手指反复回放一段旋律。那是他记忆里的童谣,断续、模糊,带着旧式方言的尾音。他尝试把它嵌入一段缓慢推进的电子节奏中,但几次衔接都不自然。

“你觉得……能不能再慢一点?”他抬头看向江逸,“现在的节拍像在催促,可那段回忆是安静的,是夜里灯还亮着的时候。”

“那就按你的感觉来。”江逸说,“不用迁就标准速度。我们可以把BPM降下来,甚至做成渐变速率。重要的是,别让它变成背景音乐。”

顾明川轻轻嗯了一声,重新戴上耳机。

苏晚棠坐在角落的桌边,笔尖在纸上移动。她写下:“真正的对话,不是妥协,而是让对方愿意倾听你不完美的表达。”随后合上本子,将整理好的手记打包上传。

林初夏站在控制台前,目光扫过刚收到的一条外方备注:“建议将侗族大歌片段替换为AI生成类比音轨,以保证声部稳定性。”

她没有删除,也没有回复,而是直接标记为“潜在文化误读”,触发系统警报,并将该条目同步推送给全体核心成员。

江逸站在主控屏前,查看三组样带的进度安排。第一组预计明日下午完成初混,第二组延迟半天,第三组因采样源重录需额外一天。

他正要关闭界面,通讯提示音响起。

是外方制作团队负责人发来的消息:“关于‘文化为核’的理解,我们需要进一步澄清具体边界。比如,若某段旋律确实难以适配现代结构,是否允许进行实质性重构?”

江逸盯着那句话看了几秒。

他没有立即回复,而是调出立项初期的录音档案,找到那一段街头二胡演奏的原始音频。干涩、走音、背景有车流噪音。他把这段声音拖进编辑轨道,旁边放上一段完美调音的合成器模拟版本。

两个波形并列着,一歪斜,一规整。

他伸手点了播放。

粗粝的琴声响起,像风穿过老屋的缝隙。

飞卢小说网 8c.5aimc.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创新、原创、火热的连载作品尽在飞卢小说网!

按左右键翻页

最新读者(粉丝)打赏

全部

飞卢小说网声明

为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飞卢坚决抵制淫秽色情,涉黑(暴力、血腥)等违反国家规定的小说在网站上传播,如发现违规作品,请向本站投诉。

本网站为网友写作提供上传空间存储平台,请上传有合法版权的作品,如发现本站有侵犯权利人版权内容的,请向本站投诉。

投诉邮箱:feiying@faloo.com 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即删除相关作品并对上传人作封号处理。

关于我们| 小说帮助| 申请小说推荐| Vip签约| Vip充值| 申请作家| 作家福利| 撰写小说|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飞卢小说手机版| 广告招商

All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北京创阅科技有限公司 ICP证京B2-20194099 京ICP备18030338号-3 京公安网备11011202002397号 京网文〔2022〕3848-114号

飞卢小说网(8c.5aimc.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通190302号)

RSS 热门小说榜
小说页面生成时间2025/10/17 3:54:39
章节标题
00:00
00:00
< 上一章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