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本章开始听曲江诗会一夜,林风声名鹊起。
“京城小诗仙”的名号如同长了翅膀,飞遍了雍京的大街小巷。那首《渭城曲》被无数文人墨客传抄吟诵,酒肆歌坊争相传唱,甚至有人说,此诗一出,京都的离别酒都多卖了三成。
礼部侍郎周大人府上门槛几乎被踏破,多是来打听林风或是想邀他赴宴的。周侍郎既得意于自己慧眼识珠,又越发看重林风,待他几乎如子侄。
然而,树大招风。林风的横空出世,尤其是那毫不留情的打脸,彻底成了宰相公子李轩的眼中钉、肉中刺。
李轩几次暗中使绊子,想坏林风名声,或是在文人聚会中给他难堪,却总被林风轻描淡写地用又一经典诗句化解,反而一次次成就了林风的美名,气得李轩几乎呕血。
这日,宫中突然传来消息,陛下于御花园设赏花宴,邀京城有名才子佳人及朝中重臣赴宴,特别点名要那位作出《渭城曲》的“小诗仙”林风一同前来。
消息传来,周侍郎又喜又忧。喜的是这是天大的机遇,忧的是天威难测,林风性子虽不惹事却也从不怕事,万一御前失仪……
“林小友,此次宫宴,非同小可。”周侍郎郑重叮嘱,“陛下爱才,尤喜诗词。但圣心难测,席间贵人众多,言行需格外谨慎。若陛下命作诗,当尽力为之,然亦需把握分寸。”
林风点头:“大人放心,学生自有分寸。”他心中平静,甚至有些期待。皇宫大内,皇帝老儿,倒是穿越以来的新体验。
赏花宴设在御花园的澄瑞亭。亭台楼阁,雕梁画栋,奇花异草,争奇斗艳。皇室贵胄、朝廷重臣、京城才俊依序而坐,气氛庄重又不失风雅。空气中弥漫着淡淡花香和酒香,丝竹之声悠扬悦耳。
林风的位置被安排在靠后处,与一些年轻官员和颇有文名的布衣才子同席。
他能感受到无数目光落在自己身上,好奇、探究、嫉妒、不屑……其中一道最为阴冷的目光,来自前排勋贵子弟席位的李轩。
李今日打扮得格外隆重,显然憋着劲要在御前压过林风一头。
皇帝陛下驾到时,全场寂静,跪迎山呼。林风随大流行礼,偷眼瞧去,只见一位四十余岁、面容清矍、眼神锐利的中年男子,身着明黄常服,气度雍容,不怒自威。
宴会开始,歌舞升平,酒过三巡,气氛渐松。
果然,皇帝陛下含笑开口:“朕闻近日京城出了一位‘小诗仙’,一曲《渭城曲》感人至深,不知今日可在席间?”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于林风。
林风起身,行至御前,躬身行礼:“草民林风,叩见陛下。”
皇帝打量着他,目光中带着审视和好奇:“嗯,果然年轻。不必多礼。今日朕设赏花宴,眼前牡丹国色天香,诸位爱卿皆乃我大雍栋梁才俊,岂可无诗?便以这‘牡丹’为题,诸位尽可抒怀。”
这便是出题了。
席间顿时活跃起来,才子们纷纷绞尽脑汁,希望能拔得头筹,在陛下面前留下印象。
李轩抢先一步起身:“陛下,学生不才,愿先抛砖引玉!”他显然早有准备,深吸一口气,朗声吟诵起来。
他的诗辞藻极其华丽,堆砌了大量“国色”、“天香”、“倾城”、“富贵”之类的词汇,极力描绘牡丹的娇艳和尊贵,音律也刻意追求工整,听起来花团锦簇,极为热闹。
一首作罢,几个与他交好的勋贵子弟和官员纷纷叫好。
皇帝微微颔首,脸上带着惯常的赞许笑意:“李爱卿之子,确有才思。用词精巧,不错。”
然而明眼人都看得出,皇帝的笑意并未抵达眼底,只是例行公事的夸奖。李轩的诗美则美矣,却毫无灵魂,如同一个精致的花瓶,好看,但空洞。
李轩自己也察觉到了,脸上得意的笑容有些僵硬,讪讪谢恩坐下。
又有几人上前作诗,水平参差不齐,皆未能超出李轩那般堆砌辞藻的范畴,皇帝的反应也是平平。
这时,备受瞩目的张学士突然起身,拱手道:“陛下,老臣举荐一人。林风林小友之诗,老臣在曲江池畔曾亲耳听闻,真情天然,感人肺腑。想必咏牡丹,亦能有别开生面之作。”
皇帝的兴趣果然被提了起来:“哦?张老爱卿如此推崇?林风,你可愿一试?”
所有人的目光再次聚焦林风。李轩更是死死盯着他,指甲几乎掐进掌心。
林风从容出列,躬身道:“草民遵旨。”
他目光扫过御园中那一片姹紫嫣红的牡丹,花开正盛,雍容华贵,冠绝群芳。但他并未急于吟诵,而是略作沉吟,仿佛在感受这花中之王的气韵。
这一刻的寂静,让所有人的心都提了起来。周侍郎暗自捏了把汗。
忽然,林风抬头,声音清朗,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笃定:
“庭前芍药妖无格,”
第一句竟不直接写牡丹,而是先贬芍药!芍药亦属名花,常与牡丹并提,此处却直言其“妖无格”,妖娆却无格调!此句一出,满座皆惊,这是何等大胆的起笔!
皇帝原本略显慵懒的目光骤然凝聚。
“池上芙蕖净少情。”
第二句再贬荷花!芙蕖(荷花)清净却缺乏风情!接连贬抑两种名花,只为。
“唯有牡丹真国色,”
第三句,力拔千钧!“唯有”二字,将牡丹推上独一无二的巅峰!“真国色”三字,更是前所未有的极高赞誉,力压群芳!席间已有人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
“花开时节动京城。”
最后一句,磅礴大气!牡丹盛开之时,其魅力足以轰动整个京城!这是何等的自信,何等的华贵,何等的盛世气象!四句诗,没有一丝一毫的辞藻堆砌,却通过巧妙的对比和烘托,将牡丹的国色天香、雍容华贵、举世无双的地位渲染得淋漓尽致!尤其是“真国色”三字,简直是为牡丹量身定做,再也找不出更贴切的形容!
诗已吟罢,满场却陷入一种诡异的寂静。
所有人都被这诗的气势和精妙震住了。尤其是最后那句“花开时节动京城”,结合林风自身如今名动京城的境遇,更显得意味深长,仿佛这诗不仅咏花,亦是咏人,咏这盛世!
“好!”皇帝陛下猛地一拍案几,霍然起身,脸上再无之前的平淡,而是充满了惊喜和激赏,“好一个‘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好!绝妙!”
皇帝环视全场,声音洪亮:“此诗不事雕琢,而气韵天成!格调高远,冠绝今场!这才是配得上朕这御园牡丹的诗!这才是朕想听的诗!”
一连串的赞誉,让所有大臣和才子都明白了圣心所向。
张学士抚须大笑,连连点头。周侍郎长舒一口气,满面红光。
李轩面如死灰,瘫坐在席位上,仿佛被抽走了所有力气。
皇帝目光灼灼地看向林风,越看越满意:“林风,你诗才敏捷,意境高远,非凡俗可比。朕心甚悦!赏!赐林风同进士出身,赏黄金百两!”
同进士出身!
这可是直接获得了做官的资格!无需再经过层层科举!虽然只是“同进士”,并非一甲二甲那般荣耀,但对于一个毫无背景的布衣书生而言,已是天大的恩宠!
众人哗然,羡慕嫉妒者有之,真心赞叹者亦有之。
林风也是微微一怔,随即从容下拜:“草民谢陛下隆恩!”
“哈哈,好!平身!”皇帝心情极佳,“今日得闻此诗,胜赏百花!众卿,满饮此杯!”
宴会气氛被推至高潮。
林风起身,感受到无数复杂的目光。他知道,这御前一首刘禹锡的《赏牡丹》,彻底让他在这大雍朝堂站稳了脚跟。
黄金百两,同进士出身。
李轩在一旁,看着受尽荣宠的林风,气得浑身发抖,指甲掐入掌心,渗出血丝而不自知。
他的风头,又一次被林风碾压得粉碎。
飞卢小说网声明
为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飞卢坚决抵制淫秽色情,涉黑(暴力、血腥)等违反国家规定的小说在网站上传播,如发现违规作品,请向本站投诉。
本网站为网友写作提供上传空间存储平台,请上传有合法版权的作品,如发现本站有侵犯权利人版权内容的,请向本站投诉。
投诉邮箱:feiying@faloo.com 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即删除相关作品并对上传人作封号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