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堂的挂钟敲过十点半时,陆言把蓝布包往腰间一系,手指叩了叩桌上的传呼机。
小芳还攥着寻呼机发愣,屏幕上市饮食协会几个字被按得发亮:陆哥,这会开得蹊跷。
上回咱们联合二十家小馆递的土灶改良建议石沉大海,今儿突然叫研讨安全规范...
安全规范?李叔蹲在煤炉前捅蜂窝煤,铁钎子当啷磕在炉沿上,上月我去国营食堂进货,听他们采购科长说,有厂子专门给饮食协会供成套电磁灶,一台顶咱半年利润。
合着这是要拿规范当刀子,把咱这些烧柴火的小灶都割了?
陆言弯腰拾起被风吹落的图纸,动态火候自调法几个字蹭过他虎口的薄茧。
爷爷教他颠勺时说过,火候是灶的魂,可现在有人要把魂抽走,换个铁疙瘩来装样子。
他把图纸叠进蓝布包,抬头时眼里浮起痞笑:明儿九点,咱准时到。
谁立规矩,就得认谁的锅——李叔您那老怀表带着没?
李叔拍了拍裤兜:走哪儿都揣着,您爷爷当年给调的,分秒不差。
阿勇从后厨探出头,保安服的风纪扣系得死紧:我把陈静给的图纸复印件装文件袋了,放您公文包最里层。
小雪说她扛摄像机提前去占位置,说要拍民间灶火第一辩。
成。陆言抄起搭在椅背上的蓝布衫,临出门又回头冲苏清欢笑,清欢妹子,您那套《中医饮食禁忌图谱》带着没?
保不齐用得上。
苏清欢正给药罐贴标签,闻言抬头,眼尾在晨光里微挑:早收进帆布包了。她指尖的棉签在茯苓二字上顿了顿,又补一句,我还让济仁堂的张爷爷联系了三位退休的质检老科长,说他们明儿要是得空......
得嘞!陆言冲她挤挤眼,有您镇着场子,咱福来居的锅,烧得更稳当。
研讨会设在市工人文化宫二楼礼堂。
陆言推开门时,穿西装的工作人员正往主席台上搬现代化厨房模型——全封闭的玻璃舱里,机械臂举着炒勺来回摆动,锅底的电磁板泛着冷白的光。
主桌中央摆着传统灶艺安全规范研讨的红布横幅,几个挂着专家胸牌的人正凑在模型前低声说话,其中一个戴金丝眼镜的中年男人抬眼瞥见陆言,嘴角扯出丝冷笑。
陆老板来得早啊。那男人走过来,西装下摆扫过陆言洗得发白的蓝布衫,听说您最近搞了个什么民间灶火孵化站?
年轻人有热情是好,可这饮食行业,到底得讲科学规范。
王副主任这话说的。李叔挤到陆言前头,老怀表在裤兜里撞出脆响,当年您爹在国营食堂掌勺,不也烧了三十年柴火灶?
怎么到咱这儿,柴火就成洪水猛兽了?
王副主任的脸腾地红了,正要发作,主持人已敲响木槌:各位代表请就座,研讨会正式开始。
陆言被安排在第三排中间,阿勇坐在他左边,小芳抱着笔记本电脑在右边。
主席台上,专家们轮流上台,PPT翻得比炒勺还快:传统土灶排烟不达标明火存在消防隐患人工操作效率低下......当投影切到统一更换电磁设备的采购方案时,李叔哐地拍了下桌子:合着你们这是要逼咱们用电磁炉炒回锅肉?
那味儿能香吗?
会场里响起零星附和声。
王副主任扶了扶眼镜:李师傅,我们讲的是安全和效率。
至于味道......现代科技完全能模拟。他指了指玻璃舱模型,这台智能炒灶内置三百种菜谱,火候误差不超过0.5度,油烟净化率99%,不比你们靠经验做饭强?
陆言摸着裤兜里的搪瓷缸,缸壁还带着体温。
他等王副主任说完,慢悠悠站起来:各位领导专家,我陆言没别的本事,就会做饭。
咱先不聊安全规范,尝尝这个?他掏出那个掉了漆的搪瓷缸,倒出半勺深褐色的酱渣,这是我家福来居祖传的豆瓣,按新规禁止露天发酵后,去年被迫停产的。
几个老专家皱着眉接过小勺子,极不情愿地抿了口。
最先尝的是位头发花白的烹饪研究所教授,他刚把酱渣含进嘴里,眼睛突然瞪圆,喉结动了动:这是......活味?
活味?王副主任挑眉。
教授拍着桌子直点头:对!
现在市面上的酱都是工业化发酵,菌群单一,这酱里有十几种益生菌在打架,鲜得有层次!
当年我在四川采风,老酱坊的酱就是这股子活泛劲儿!
会场霎时安静。
陆言又笑:各位再看看这个。他冲小芳点头,投影仪切换画面——陈静在档案室里架起小土灶,火焰蓝中透橙,稳定得像钟摆。
右上角的检测仪数字跳动:排烟浓度12mg/m3,而国家标准是≤15mg/m3。
五十年前,这叫小资产阶级邪路;十年前,叫落后生产方式;今儿个,检测仪说它符合节能标准。陆言指了指屏幕,咱们不争对错,就求个理儿——要是老法子真不行,为啥你们的检测仪认它?
主持人举着翻页笔的手悬在半空,王副主任的西装领口浸出汗。
陆言刚要坐下,余光瞥见苏清欢在会场后排举了举帆布包,她指尖夹着份文件,封皮上传统灶艺安全实测报告几个字被灯光照得发亮。
还有件事得说清楚。李叔突然扯着嗓子站起来,老怀表从裤兜里滑出来,金链子在阳光下晃得人眼晕,当年我跟陆爷爷学颠勺,他说灶是死的,人是活的。
现在你们要把活灶换成死铁疙瘩......他拍了拍陆言的肩,可咱们这些活手艺人,偏要把死规矩焐活了!
会场里爆发出掌声。
陆言摸着兜里的搪瓷缸,缸底还粘着点酱渣,像块烧红的炭。
他转头看向苏清欢,她正低头整理文件,发梢扫过济仁堂的布包角——有些火,该烧起来了。
窗外的晚风掀起半张图纸,动态火候自调法的标题在月光下忽明忽暗时,苏清欢的帆布包拉链刚好滑到最底。
她指尖捏着一沓装订整齐的报告,封面上传统灶艺安全实测报告八个字被她用金漆描过边,在会场暖黄的灯光下泛着细闪。
清欢妹子?陆言刚要坐下,就见她穿过人群走到主桌旁。
姑娘旗袍开衩处露出一截素白脚踝,步速却比平时快了两成——这是她认真起来的标志。
苏清欢在主持人桌前停住,垂眸将报告往资料堆里塞时,发梢扫过王副主任的手背。
这是什么?王副主任皱着眉抽回手,指尖刚碰到报告封皮,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那行小字就刺进他眼睛。
补充材料。苏清欢抬眼,眼尾微挑的弧度比平时多了三分锐度,三位退休质检科长的联名报告,证明传统发酵、明火煨炖的工艺只要管理得当......她顿了顿,余光瞥见陆言正单手撑着椅背看过来,声音软了些,反而能培养有益菌群。
会场突然静得能听见投影仪散热的嗡鸣。
坐在第一排的老教授唰地抽走报告,老花镜滑到鼻尖:张守正、李淑芬、周明远......这三位我认识!
八三年食品卫生法草案就是他们参与制定的!他翻到第二页,瞳孔猛地一缩,近三年食物中毒案例分析?
冷链断裂占八成?
王副主任的喉结动了动,刚要发作,主持人已拿过报告快速翻页。
他原本端着的官腔突然变了调:这数据......从市疾控调的?
是济仁堂张爷爷帮忙联系的。苏清欢退后半步,藏在桌下的手轻轻攥住旗袍褶皱。
她能看见陆言嘴角扬起的弧度——那是他要搞事情前的标志性痞笑。
果然,陆言往前跨了半步,蓝布衫下摆扫过前排座椅:各位领导,咱福来居的灶台明儿就装监测仪,欢迎随时来查。
要是测出来不符合安全标准......他指节叩了叩王副主任面前的智能灶模型,我亲自把这铁疙瘩供到福来居大堂。
会场响起零星的掌声,李叔拍得最响,老怀表链子从裤兜滑出来,在灯光下晃出一道金线。
王副主任的西装后背洇出深色汗渍,他抓起报告的手微微发抖,却到底没说出半个不字。
散会时已近晌午。
陆言刚把蓝布包甩上肩,就被人从背后拍了拍。
回头一看,是位白发老专家,白大褂口袋里插着三支钢笔,左胸别着国家烹饪研究所的徽章。
陆老板留步。老专家声音发哑,眼眶泛着红,我孙子在朝阳路养老院当护工......他攥着陆言的手腕,掌心烫得惊人,老人们说机器炒的菜没烟火气,吃着跟嚼棉花似的。
你们那套活脉灶基......能不能给养老院装一套?
陆言被攥得有点疼,却没抽手。
他望着老专家眼里的恳切,忽然想起上个月在胡同口遇到的赵奶奶——那老太太捧着福来居的热粥,眼泪啪嗒啪嗒掉进碗里:有锅气的粥,才像我老伴活着时熬的。
装灶行,但我们不承包工程。陆言抽出口袋里的名片,反手在背面写了小芳的手机号,图纸您拿去找可靠的工匠,有问题随时打这个电话。
老专家接过纸条时,手背上的老年斑都在抖。
他刚转身,就有穿蓝布围裙的大姐凑过来:陆老板,我们社区食堂也想......
别急别急!小芳抱着笔记本电脑挤过来,发梢沾着会场的暖气,都留联系方式,我们整理完图纸挨个联系。她冲陆言挤挤眼,指尖在电脑屏幕上划拉——后台已经跳进来十七条添加好友申请,备注清一色是XX社区食堂。
一周后深夜,福来居地窖的保险柜发出轻震。
陆言正给娃娃灶班备课,听见动静抬头时,小芳已经抱着笔记本冲下楼梯:陆哥!
丙三中枢有新动态!
电脑屏幕上,绿色光点像星星落进黑潭。
小芳推了推眼镜,指尖戳着朝阳路养老院的坐标:他们的灶台昨天接入网络了!
还上传了段新协议......她放大代码,写着非替代,只为补缺。
陆言凑近看,后颈突然泛起热意。
他想起爷爷的旧笔记里夹着张老照片:五十年代的大食堂,穿粗布衫的厨子正往土灶里添柴,身后排着队的工人都在笑。
笔记最后一页歪歪扭扭写着民灶为民,墨迹晕开一片,像团没烧尽的火。
手机在桌上震动,是小芳刚整理好的跟领导讲道理课程大纲。
陆言摸着手机壳上磨出包浆的福字,忽然笑出声。
他编辑群发消息时,地窖里的烫金册子自动翻页,墨香混着老木头的气息漫出来。
等他抬头,册页上已洇出三个新字:破壁者。
陆哥!楼上突然传来李叔的大嗓门,胡同口张婶说,朝阳路养老院的灶火味儿飘到北新桥了!
陆言把手机往兜里一塞,蓝布衫都没扣好就往楼上跑。
夜风卷着炒酱的香气撞进窗户,他听见隔壁王奶奶在喊:清欢丫头,快把你那药膳罐子端出来,今儿这灶火香得人馋!
窗外,活脉灶基的图纸被风掀起一角,动态火候自调法几个字飘落在地,恰好盖住了老怀表的金链子——有些火,从来就不是要烧给谁看的。
它就该在锅底下,在灶膛里,在每一个捧着热饭的人眼睛里,烧得旺堂堂的。
飞卢小说网声明
为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飞卢坚决抵制淫秽色情,涉黑(暴力、血腥)等违反国家规定的小说在网站上传播,如发现违规作品,请向本站投诉。
本网站为网友写作提供上传空间存储平台,请上传有合法版权的作品,如发现本站有侵犯权利人版权内容的,请向本站投诉。
投诉邮箱:feiying@faloo.com 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即删除相关作品并对上传人作封号处理。